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內收容的流浪狗
守狗人李啟珍和狗狗的合影
自2003年海南成立首家小動物保護協會后,海口城區大批流浪狗、流浪貓等小動物得到了救助,有了一個安身之處。然而,由于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協會一直依靠“領導層”自掏腰包以及愛狗人士捐助等維持,資金捉襟見肘,面臨困局。
最近,協會內部因“是否要對近千條流浪狗安樂死”而產生了分歧。雖然反對的一方占多數,但現實的窘境仍然讓狗狗們面臨生死抉擇。“沒錢哪有糧食給它們吃,不餓死才怪呢。”一位守狗人無奈地說。
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海口美蘭機場附近的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流浪狗收容基地。來自外地的農民工謝龍新夫婦站在狗舍前,大聲訓斥著見到陌生人而狂吠的狗群。
“你能幫我們照張合影嗎?”待犬吠聲漸漸平息,謝龍新的妻子李啟珍向記者提出想照一張集體照。這個集體總共有“四個半”家庭(四對夫妻、一個單身漢),他們都是基地的守狗人,也都是來自外地的農民工。李啟珍說,他們之所以來到這個流浪狗收容基地工作,一方面每月有一筆不算多但相對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是,他們非常喜歡養狗。“這里每一只狗都認得我,再兇的狗見了我都老老實實的,都處出感情來了。”李啟珍告訴記者,他們記住了每條狗的習性,還給它們都起了名字,“有些病殘的流浪狗,需要特殊照顧。”
年近半百的謝龍新夫婦自該協會成立后,就一直從事照顧流浪狗的工作。謝龍新說,剛開始只有他們夫妻倆,收容的流浪狗也只有一兩百只,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流浪狗被送到基地,守狗人也增加到了9人。然而,來海南10多年,他們還是第一次照這樣的合影,也許還是最后一次。
李啟珍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有一年半沒發工資了,“平時協會也會給我們一些生活費,但我們連回家過年的車票都買不起。”李啟珍說,因為知道協會的窘況,他們并沒有因為拿不到工資而影響情緒,依然沒日沒夜地守在基地。“沒錢也要管,它們(流浪狗)太可憐了。”謝龍新說,現在他們只擔心近千條流浪狗的去留問題,“沒錢哪有糧食給它們吃,不餓死才怪呢。”
守狗人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吳菁告訴記者,由于協會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目前資金捉襟見肘,協會的辦公及救助點將要被迫搬家,“近千條流浪狗也已經到了面臨斷糧的境地。”
吳菁介紹,他在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工作已經10多年了,2003年協會剛成立時,喜愛小動物的他便當上了一名志愿者。為什么說協會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呢?吳菁告訴記者,協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們都是退休干部、企業老板等,他們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小動物。協會的資金來源主要就是這些“領導層”自掏腰包,加上社會上的愛狗人士捐助。
“協會成立初期,內部管理上有點亂。一部分人是真正的愛狗人士,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抱著其他目的來的。小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民間公益性團體,抱著不純目的來協會肯定是不行的。”吳菁說,后來經過內部整頓,協會走上了正軌。
近些年來,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在救助城市流浪小動物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協會近12年來,共救助流浪狗3000多只、流浪貓1000多只,還有其他野生動物1000多只。”吳菁告訴記者,曾經有市民在海口大街上見到流浪狗被車撞傷,便撥打110報警,“這一警情立即轉到了我們小動物保護協會,因為我們有專業的救助人員,救助經驗更豐富。”
據了解,在全國各地的小動物保護協會中,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知名度很高,在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甚至全國性的“動保交流”會議也將會場設在海南,并由該協會承辦。
“我也想過自身‘造血’的問題。”吳菁告訴記者,協會下屬有一家寵物醫院,對外經營,但基地里很多流浪狗也需要救治,寵物醫院的收入便顯得微乎其微。
“我們快撐不住了。”說起協會面臨的窘境,眼前這個人到中年的動保人士臉上寫滿了憂慮。
吳菁告訴記者,協會最大的一筆開銷,就是基地里近千只流浪動物的伙食問題。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大狗每天需要一斤半糧食、小狗半斤多,“每天需要13袋狗糧,按成本價算,一年僅這一項至少需要18萬元,如果按市場價購買狗糧,一年的開銷要70萬元。”吳菁說,為了節約開支,協會湊錢購買了一臺狗糧機器,自己生產狗糧。
2月18日,有市民在假日海灘救起一只受傷的候鳥,并致電小動物保護協會,希望工作人員能去救助。協會工作人員陳澤武遲疑了一下之后,還是駕車前往現場。而要是在幾年前,阿武根本不需要遲疑。“在流浪狗出現的高峰時期,我們協會工作人員一天要救幾十條流浪狗,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海口大街小巷上轉。”阿武告訴記者,協會共有兩輛小動物救助車,每月油料開銷就在5000元以上,“協會沒有錢,我也被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資。”據了解,協會共有16名領工資的專職員工(包括收容基地),這些員工均被拖欠工資,少則一兩萬元,多的有四五萬元。
吳菁說,初步估計,這些年來,協會花在流浪狗身上的費用不少于300萬元。“常常吃了上頓愁下頓,沒錢了就自己從家里拿出來一些,更多時候只能厚著臉皮向協會其他會長要。”吳菁說,自己幾乎是個“乞丐”,為狗“化緣”。春節前夕,協會已經非常困難,“幸好一名愛狗人士捐了5000元,撐過了兩天。”吳菁無奈地說,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被拖欠工資的員工們沒有鬧事,讓他感到很慶幸也很欣慰。
據了解,海口曾于2008年出臺了《海口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規范城市養犬行為,市民養犬需要辦理養犬證。但由于種種原因,該條例最后成了一紙空文。“不辦養犬證導致疾病防控、流浪狗增多等問題嚴重。其實,我們協會所做的事情是在為政府部門分憂。”吳菁說。
去年年底,針對協會面臨的窘境,“領導層”就“是否要對近千條流浪狗安樂死”產生了意見分歧。“有人主張對現有的流浪狗進行安樂死,但我堅決反對,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也應該有尊嚴。而且對近千條流浪狗實施安樂死,并不是解決協會窘境的有效途徑。”吳菁說,實在不行的話,他們會選擇就地放生,讓流浪狗“自謀出路”。
近千條流浪狗重回社會將是什么景象?吳菁說,“我這樣給你形容,在我們基地3畝地的狗舍里,關著的全是救助的犬只,這些犬只中多數是兇犬,如果它們回歸社會,海口將‘滿城都是流浪狗’。”但同時,吳菁表示,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走這一步,“畢竟放生流浪狗只是下策,是無奈之舉。”
據悉,目前,吳菁一邊想方設法募捐狗糧錢,一邊在協會內部推行改革。“應該走市場化的道路,借鑒國外一些好的經驗,設立小動物保護基金,畢竟救助城市流浪狗是全社會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的關心與參與。”吳菁對記者說。
?
?
相關鏈接:
海南小動物保護協會:萌貓萌犬可愛亮相尋新家
女攝影師記錄兒子與小動物相處 溫馨的有愛瞬間
爆竹聲嚇壞小動物 上海寵物傷人事件頻發
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可直接領養流浪狗 每月可領兩次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