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立的政商紅粉圈
谷春立
吉林“首虎”谷春立的鞍山欠賬
大面積動遷留下若干爛尾工程及政府債務風險,金胡新村暴力強拆與利益輸送被指其落馬“導火索”
建軍節當晚9時許,中紀委官網放出猛料,吉林省副省長谷春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8月7日,新華網發布消息稱,中央已決定免去谷春立領導職務。谷春立被視為十八大后吉林落馬的“首虎”。
多位知曉內情的消息人士證實,這個“首虎”落馬并非因在吉林期間“犯事”,而是要追溯到他主政7年的鞍山,尤其是為鞍鋼供給土地的金胡新村強拆,被認為是他被調查的“導火索”。谷春立主導的大范圍暴力拆遷廣受詬病,在鞍山留下多筆至今未清的“爛尾”賬。
“谷大扒”與“一指沒”
2005年12月,48歲的谷春立卸任沈陽鐵西區區長,升任鞍山市副書記、代市長,從副廳級干部提為正廳級,三個月后轉為市長,這次升遷被視為對谷春立主政鐵西區三年工作的肯定。
“他一到鐵西區就開始東搬西建,上百家大中型企業被搬遷,又引進來不少商貿和金融企業,原來鐵西區又老又舊,谷春立還是很有魄力的,打造出了一個投資新城,現在鐵西的商業格局主要是他那時候留下的”,沈陽鐵西區一位了解谷春立的人士介紹,谷春立赴任鞍山,在鐵西建設中和谷春立關系密切的一批開發商也跟去了鞍山。
十年前的鞍山,主街勝利路兩側,都是三四層的舊樓,但因居住人員密集,拆遷難度大,幾任領導想動遷都無奈放棄。
谷春立來后,在全長9.1公里的勝利路沿線大范圍動遷,將其打造成鞍山最為繁華的商業街,百姓對他留下“有魄力”的印象。
但據鞍山市民回憶,谷到任鞍山之后,沈陽鐵西區被動遷的居民仍然成批到鞍山市政府門前,找谷春立要求解決遺留的回遷問題。
很快,鞍山全市也開始了大面積動遷,百姓看法從期待變成不安,“不切實際,不計后果,扒的時候蠻橫強硬,但并沒有回遷的承諾”。同期開始的動遷太多,租房價格上升,發放的租房補償僅夠房租1/10。
在鞍山拆遷住戶看來,未經國家法定程序的拆遷成為常事,市里開一個會議,貼一紙通知,就可以決定一個地塊是否被動遷,尤其是谷春立決定的山南、達道灣區域拆遷,百姓稱之為“一指沒”。
鞍山市民回憶,谷春立在位后期,他們最怕聽到的兩個字就是“動遷”,提心吊膽的鞍山市民給谷春立起了“谷大扒”的外號,流傳甚廣。
“谷氏拆遷”中,補償標準并不公開透明,覺得補償不合理的住戶大多遭遇強拆,拆前被社會人員押到車上或關起來,人放回來一看,房子已經推倒了。在網絡上,至今留有不少因強拆被打的百姓照片和自述。
鞍山市民至今提起為之可惜的,是鞍山市教委大樓。耗資6000萬元建設的鞍山教委大樓僅僅使用5年就被扒掉。耗資兩億元,在2009年新建的鞍山市體育館以及僅僅使用10多年的工商大廈、公安局大樓等公共設施,都以“有礙市容”的名義從人們的視線中消除。
網友根據鞍山官方媒體數據匯總,發現谷春立在鞍山期間,為了實現“萬水千山百湖城”大鞍山夢,主導實施“城市再造”工程,前前后后拆扒片區44個,涉及居民92766戶。
據鞍山市房地產開發辦公室2012年9月發布的消息,拆遷涉及鞍山的54個自然村的48674戶農戶。這還不包括山南小區2059戶和在農村推行“農村城市化”而毀掉的11個自然村。
在風傳谷春立欲扒掉鞍山多所中小學并集中搬遷到郊外時,引發當地干部群眾的舉報潮。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