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董子暢)中國國務院辦公廳24日公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以保障全體人民健康為出發點,規范和推動政府健康醫療信息系統和公眾健康醫療數據互聯融合開放共享。專家認為,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既需要促進也需要規范,即“油門”、“剎車”都要踩。
《指導意見》提出,要夯實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基礎,建立全國健康醫療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評估監測,促進醫療、醫保、醫藥數據聯動,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預警機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移動支付等應用。
談及醫療大數據給民眾帶來的健康紅利,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要讓健康數據“多跑路”,讓人民群眾“少跑腿”,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醫療衛生服務。大數據技術與健康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應用,能夠使優勢資源“下得去”,更好地推動分級診療落地,加快遠程醫療普及,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他還指出,通過大數據分析應用,將推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的一體化健康服務,這是未來健康服務管理的新趨勢。
國家衛計委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主任委員代濤表示,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其應用和發展對提升健康醫療服務有重要作用,也必將帶來健康醫療服務模式的重大變化。
醫療大數據的共享是否會造成隱私泄露,也是社會各界最關注的問題。
《指導意見》明確,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居民健康信息服務規范管理,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領域的準入標準。制定人口健康信息安全規劃,建立健全“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安全工作機制。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表示,共享不等于開放。健康醫療大數據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隱私,數據的采集和應用都要按照安全為先、保護隱私的原則。對于特殊的研究類病例,也要經過嚴格的“脫敏”處理,才能進行共享研究。
國家衛計委規劃司副司長張鋒認為,《指導意見》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對成格局,提升全體人民健康醫療服務可及性。同時,這也是一項全新的事業,隱私安全風險大,迫切需要創新監管模式。
他表示,衛計委將一手通過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基礎建設抓“促進”,強化人口信息平臺集成數據資源應用;一手通過標準實施、安全防范抓“規范”,主要規范準入標準,強化健康醫療數字身份管理和安全體系建設。
《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底,實現國家和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全國藥品招標采購業務應用平臺互聯互通,跨部門健康醫療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立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分級開放應用平臺,依托現有資源建成100個區域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適應國情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新業態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發展目標。(完)
?
?
相關鏈接:
計生特殊家庭有醫療綠色通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