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底色不斷變綠
近日,一個投資5億元的新型建材生產項目有意落戶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雖然項目產值高、稅收高,但由于生態環保要求難以保證,在項目評審的階段被一票否決,不予入園。
作為革命老區,贛州對項目非常渴求,但贛州更深知一泓清水是何等重要。摒棄簡單以速度、規模標記步伐的發展老路,贛州嚴守三道“綠色防線”: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等不利于環保的項目一律不上,對污染嚴重的落后工藝和產品一律淘汰,對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排污的工業企業一律停產治理。
種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揣著生態這塊金字招牌,前來贛州投資的客人紛至沓來。今年上半年,贛州實現固定資產投資903.42億元,同比增長17.1%;進出口總額22.55億美元,同比增長7.2%。中航新能源、北斗產業園、京瓷精密工具等一大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生態環保項目紛紛落戶。
在擇商選資的同時,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傳統高耗能行業的轉型正在加速推進,通過清潔生產、技術改造,不約而同地走向低碳化。會昌縣九二鹽業真空制鹽節能技改項目采用當前最先進的鹵水凈化、六效蒸發制鹽和自動化集成技術,對原有年產60萬噸制鹽裝置進行改造,使年產能提升40%,噸鹽綜合能耗下降22%。
環保,正成為廣大工業企業自我提升的動力。告別搭個小棚子式的家庭小作坊生產模式,南康家具企業爭相入駐政府高標準建設的家具產業園,全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科學化、標準化的工序,整潔、規范的生產環境,鋪墊著南康家具產業的綠色之路。
以生態為導向,能耗低、污染少和無污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推動生產方式從初級加工、資源簡單利用向精深加工、資源循環利用轉變。大余縣東宏錫制品有限公司研發了一種從尾礦廢渣中回收鎢、錫金屬的國家專利技術,變廢為寶打造錫制工藝品,產品暢銷160多個國家。
調結構、促轉型、降能耗,贛州工業底色不斷變綠,在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光電機一體化、綠色照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五大優勢領域已形成較明顯的產業集群。五年來,全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6.3%。
?
?
?
相關鏈接:
李克強考察江西贛州:臨時停車 了解農民種糧收入
贛州一槽罐車高速上被追尾 所載濃硫酸泄漏百余公斤
中國南方稀土集團在贛州掛牌 發展壯大高端礦產業
贛州新增4個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
江西贛州一工廠發生特大火災 廠房發生坍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