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德云社班主郭德綱置頂微博一條:“該清的清,該驅的驅。所謂的清理門戶,是為了給好人們一個交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為本。留下藝名帶走臉面,愿你們萬里鵬程。從此江湖路遠,不必再見?!鼻?,附錄“德云社家譜”多圖,其中最觸目驚心的一張是“另有曾用云字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鮮恥令人發指,為警效尤,奪回藝名逐出師門。”顯而易見,這是德云社在清理門戶。8月30日,在“鋼絲節”專場演出上,臺灣藝人歐弟(本名歐陽漢聲)也正式加入德云社,成為郭德綱弟子。早前,郭德綱在錄制《花樣男團》時,欲收歐弟為徒,表明自己愿用兩三年時間打造歐弟,令其在相聲界紅似岳云鵬。這一新聞,引發網友爭議。很多人覺得作為臺灣人的歐弟,如何能夠達到岳云鵬的高度,二是臺灣人說相聲應該是怎樣的感受。
以上兩條新聞,可以結合著看,正好是正反兩個方向。首先是清理門戶,相聲作為傳統藝術,有其傳承有序的行規,德云社十大班規第一條赫然便是“不準欺師滅祖”,說明德云社門規森嚴。當年“逢難”之時,或許倉皇,未能在第一時間打掃門庭,如今德云社家大業大,執掌相聲界商演及業內輿論之牛耳久矣,騰出手來肅靖“宵小”,也在情理之中。十年之前,郭德綱率領德云社得令之人在北京衛視《星夜故事秀》節目中大展宏圖,各方均是受益匪淺。忽然之間,郭德綱走背字,相聲門內外多有落井下石者,德云社門徒自然有人翻出門墻,或有惡聲相隨。郭德綱和于謙、高峰苦苦支撐,先是訓徒岳云鵬、孫越來奔,更有開山大弟子岳云達回歸,郭麒麟拜師于謙杠上開花,苦盡甘來其樂融融。德云社(中國相聲大會)二十周年之際,岳云鵬加冕“歡樂喜劇人”冠軍。年方弱冠的小岳岳才接觸相聲,眾人皆以為資質愚鈍,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機遇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在無數心靈雞湯的解讀下,觀眾再一次為郭德綱的本領、德云社的氛圍所折服。至于“口盟弟子”歐弟,能否真正做到如岳云鵬,其實更多是個人與歷史的造化,只要他能夠把相聲說得業內認可,即使最初只是節目“內容”,也無傷大雅。
至于有些人覺得臺灣人說相聲有些怪,其實是小小的成見。1940年代末期,隨“國軍康樂總隊”(文工團)撤退到臺灣的吳兆南和魏龍豪,即使無師承,可是憑借對于北平的鄉土記憶,加上憑空想象和就地取材,生生在臺灣為傳統相聲開枝散葉。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相聲在賴聲川、李立群、金士杰等主創的舞臺劇團“表演工作坊”突然綻開奇異而犀利的花朵,《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系列和《臺灣怪譚》為全世界華人觀眾奉獻了別具一格的況味。而馮翊綱、宋少卿等人創立的相聲瓦舍,以其對相聲藝術的結構做革新聞名。三十年來的臺灣相聲,對社會現象的亂進行了足夠有趣的冷嘲熱諷。歐弟作為臺灣藝人,相信也會有所觀看,德云社的劇場相聲幽默建立在傳統段子與現代搬演之中,郭德綱與歐弟的師徒,看起來也還是有相當的想象空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