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位于中國唯一的市轄達斡爾族區(qū)——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qū)草原上,數千名達斡爾族民眾和世界各地游客聚集在草原敖包旁,共同慶祝該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庫木勒節(jié)”。
中國達斡爾族是契丹后裔,祖居黑龍江北岸,外興安嶺以南的廣袤地區(qū);1643年沙俄入侵后,該族開始南遷到嫩江兩岸。清朝順治年間,設齊齊哈爾總管;1691年經清康熙帝諭批,達斡爾各牛祿從大興安嶺伐木放排、進行建城,演變出今天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穿傳統(tǒng)民族服飾的民眾用單反相機拍攝 王舒 攝
“達斡爾族是中國一個民族特點鮮明的少數民族,特別長期以來的飲食文化表現出的愛吃‘庫木勒’,即柳蒿芽。”黑龍江省達斡爾族研究會主席吳煥軍對中新社記者說,在上世紀80年代,該民族研究學者和當地官方共同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庫木勒節(jié)”,把該民族飲食文化現象轉化為民族文化現象,傳承了達斡爾族的民族文化。
3日,在第30屆“庫木勒節(jié)”上,當地官方特意組織當地民眾,穿上該民族數百年來不同時期的服飾,在大草原的敖包旁,以情景劇《達斡爾人》為世界各地游客再現了該民族繁衍、遷徙等歷史場景。記者在現場看到,達斡爾族歡快的哈庫麥勒舞蹈、久遠悠揚的嗚欽說唱,以及中國北疆古老的“薩滿”祈福等,多種文化形式均被原汁原味地再現。
當地民眾對該族建城場景再現 王舒 攝
“我第一次在中國見到了一個民族的史詩劇,聽到了很震撼的‘烏欽’說唱,看到了中國北方神秘的‘薩滿’。”來自俄羅斯的游客伊利亞對記者說,這讓他看到了一個民族生息的真實故事。
節(jié)慶期間,當地還會舉行中國齊齊哈爾庫木勒論壇,旨在將“庫木勒節(jié)”做為民族名片進一步向外界展示;同時,圍繞達斡爾族區(qū)進行招商項目引進,協議引進總投資11.1億元人民幣的資本,更好地帶動當地發(fā)展,講出中國少數民族更生動的“中國故事”。(完)
?
?
相關鏈接:
節(jié)日的守護 海口城管端午保障市容環(huán)境秩序不放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