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6年累計“借水”超103億立方米 內蒙古戈壁湖泊居延海13年未干涸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行政公署28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由于黑河統一調水大獲成功,當地額濟納旗生態近年得到明顯改善。
該盟行政公署28日消息指,自黑河實施統一調水16年來,截至目前,累計向額濟納旗調水103億立方米,年均5.8億立方米,累計灌溉草牧場1019萬畝,年均灌溉50多萬畝,東居延海已連續13年沒有干涸,在黑河水的滋潤下,額濟納綠洲正在慢慢恢復往昔的生機。
額濟納旗地處干旱區,唯一的地表水為黑河上游的下泄水,黑河流經額濟納旗長度約314公里,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該旗的胡楊林地是世界上胡楊樹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三處天然河道胡楊林地之一。
官方數據顯示,受干旱所致,額濟納綠洲面積曾從6940平方公里減至3328平方公里,戈壁沙漠面積則增加了460多平方公里。黑河斷流,造成胡楊林大批枯萎死亡,胡楊林面積一度減少到了39萬畝。更為嚴重的是,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東居延海干涸,生態急劇惡化的黑河下游地區成為我國北方沙塵暴頻發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2001年2月,中國國務院安排近5億元人民幣治理額濟納旗生態環境,實施了黑河搶救與生態保護工程,并成立了專門機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黑河流域管理局,對黑河流域水量進行統一調度、監督、檢查。
自黑河實施統一調水16年來,截至目前,沿河兩岸229.43萬畝瀕臨枯死的檉柳得到了搶救性保護,胡楊林面積由39萬畝增加到了44.41萬畝,草場植被蓋度較分水前提高了18.3%,植株高度平均增長了4.63厘米,林下伴生物種由原先的苦豆子、蘆葦、堿草、駱駝刺、鹽爪爪等逐漸演替為甘草、芨芨草、沙拐棗等適口性優良的牧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周邊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2017年居延海濕地棲息候鳥種類增加到73種,棲息候鳥數量達到3萬余只。(完)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打造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