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約100萬年前的古人類也有抽象思考能力嗎?中外科學家的最新發現不僅證實這一點,還反映出那時古人類已有“教育—學習機制”。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的李浩博士與來自南非金山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院校的學者共同完成這項研究。他們對出土于南非北開普省早期阿舍利遺址的西維多利亞石核進行分析。
何為石核?李浩說,石核是古人類用來剝取具有鋒利刃緣石片的母體。預制石核是指通過一系列預先設計剝片步驟,有計劃地對石核形態進行修整。
科學家認為,預制石核的出現標志著古人類在石器技術、認知能力等方面顯著進步。此前已知預制石核技術主要集中在距今3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勒瓦婁哇石核最為典型。
2009年以來,南非學者考古發掘出一批距今100萬年的西維多利亞石核標本。這些石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預制石核。
研究者借由高精度三維CT掃描方法,發現西維多利亞石核表現出明顯的空間體積概念,即在剝取最終大石片以前對整體石核形態進行過有目的的預制,這與勒瓦婁哇石核的概念相似。
但他們認為西維多利亞石核與勒瓦婁哇石核存在明顯不同。前者剝取最終石片方式單一,剝片時打擊方向相對固定,石核形態近似于手斧毛坯,且石片大多被進一步加工成大型工具。
“從石器操作鏈的角度看,西維多利亞預制石核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技術過程,而是由相互關聯的不同部分組成的?!崩詈婆e例說,既有前期獲取和選擇原料,也有后期修理和加工大石片,“這一完整的操作鏈條反映了古人類深入的計劃性和預見性,是大腦工作記憶時間延長的實證”。
研究表明,人類工作記憶的延長與大腦前額葉發育有直接關系,而其形成過程又與社會復雜性的增加密切相關。科學家推測西維多利亞石核技術在距今100萬年前的古人類間傳承的主要原因,是人群規模擴大和人際間親密性加強所產生的社會復雜性。(完)
?
相關鏈接:
中澳科學家觀測到氫分子離子解體過程?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