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6日消息(記者龍易強)5日,濕地保護體系國際研討會召開了主題為“濕地大數據與公民科學”“濕地監測與調查”的分會場,來自國內外濕地領域的專家圍繞水鳥種群監測調查與技術、我國濕地調查情況、濕地數據庫建設與公民科學等方面展開了報告,為濕地的修復與保護群策群力。
“水鳥動態的變化對科學研究非常重要。”新西蘭鳥類生態學家David?Melville表示,定期對水鳥進行觀察能夠為濕地提供數據,反映濕地現狀的信息等。David?Melville在報告中提出,中國從2005年至今已有150名志愿者參與了全國水鳥普查的培訓,在中國的水鳥調查中,志愿者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談到黃海渤海濕地水鳥的調查數據基本是依靠業余愛好者收集的。他說:“公民科學在國外非常普及,希望中國不斷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公民科學中來。”
“我國濕地面臨人類干擾導致濕地類型轉變、濕地生物多樣性有所減退、濕地保護空缺較大等主要問題。”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張陽武,參加過第一、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和參與中國濕地資源總論等編制工作。“海南是中國保存最好的自然紅樹林分布地區,處于熱帶與亞熱帶交匯的地方,這個地形地貌特征非常明顯。海南還是一個獨立的濕地生態系統,產生的生態效益非常突出。”張陽武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到,海南這幾年比較重視濕地,在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根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調查和監測來說,海南處于大型破壞和不安全狀態的濕地幾乎沒有。“在全國來說海南的科普宣教工作走在前列,但是距離國際性的窗口城市還是有差距。海南的省一級領導到地方領導都非常重視濕地,加上海南獨特的優勢地理位置,海南濕地的發展非常好。今后可以在濕地法律法規方面、志愿者服務、志愿者科學平臺和青少年科普基地方面更加完善,在全國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或可成國際性濕地科普宣教的典范。”
?
?
相關鏈接:
人與自然融合典范 外國專家盛贊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