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產業 厚培文明鄉風
日前,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在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美富村民小組落成并揭牌。火山石砌成的展館獨具瓊北民居韻味,展覽包括中國家訓起源、歷史名人家訓等內容,既闡明了中國人的修身治家之道,也展現了海南人淳樸善良的品質。
海口市石山鎮施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義乾說,如今的美富村,文明鄉風促進了鄉村發展,家家戶戶把家訓掛門前,村民們依托旅游、石斛產業過上了好日子。
近年來,海口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部署,在文明生態村創建中,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體目標,強化規劃先行、發展綠色產業、厚培文明鄉風,推進文明生態村全面升級。
海口在文明生態村創建中,以“多規合一”改革為契機,將文明生態村創建融入各領域,在“一個戰略、一張藍圖、一個平臺”中實現綠色決策,把手中“沉睡資源”轉化為“綠色資本”。
“我們精心編制了文明生態村建設短期規劃和中長期規劃。”海口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指導文明生態村進行有序創建,個性化創建,不搞千篇一律。例如,美蘭區紅樹林濱海片區的星輝、碌尾等41個文明生態村臨海創建,三江鎮臨湖東坡湖、仙鶴等13個文明生態村沿湖創建,形成“演豐臨海片區”“三江鶴舞九湖”精品片區。
規劃先行,產業支撐。海口依據各村特色做好規劃后,把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與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經濟結合起來,做大做強綠色生態經濟,為文明生態村建設注入內生動力。
過去只能從石頭縫里“摳”出黑泥種莊稼,如今成為五星級美麗鄉村,施茶村引進石斛“點石成金”的故事在海南傳為佳話。
2015年施茶村引進石斛種植,讓黝黑的火山石變成了石斛茁壯生長的“良田”。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600萬元,完成200畝種植面積。農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分紅和打工收入,人均增收近5000元,村里的貧困戶在2016年就實現了全部脫貧。
12月3日上午,在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馮塘村,瑯瑯讀書聲正從村口的祠堂里傳出。屋內,20多個孩子圍坐在一起朗誦詩詞,領讀的是75歲四川退休語文教師杜貴芳。
過去,村里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2015年,杜貴芳得知后,決定在馮塘村創建“國學課堂”,每周坐車從海口府城來到馮塘村,免費為孩子教授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紛紛慕名而來。
“海口將厚培文明鄉風與文明生態村的創建融為一體。”海口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把火山文化、鄉賢文化、國學文化、海南八音文化等融入到文明生態村建設中,突出特色化的文化內涵,營造出濃濃的鄉愁文化氛圍。
海口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將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將文明生態村創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和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重要載體,推動創建工作邁入新臺階、開創新局面。
據了解,截至目前,海口共建成1987個文明生態村,占全市自然村總數84%。
?
?
相關鏈接:
海口文明禮儀活動拉開序幕 滋養文明心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