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墾將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相結合,修復山體生態,礦坑變身湖池
昔日破碎山體 今建文化景區
儋州原藍洋農場所在地,蓮花山南麓文化氣息濃郁,遠遠可以望見“仙人指路”“獨占鰲頭”兩座高大的雕塑,其下一泓碧波溢滿靈動之美。今天,記者從海墾旅游集團獲悉,預計今年10月,蓮花山氡泉森林養生文化景區將開門迎客。
然而,誰能料到這個風景秀美的景區,曾經是凋零破碎的山體礦坑。
上世紀末,因石灰巖礦石被大肆開采,蓮花山留下的7個巨大坑洞,山體破碎。裸露的石坑失去生機,暴雨來襲時,常常發生山體滑坡。這不僅與周圍的美麗風景格格不入,也嚴重破壞了生態系統,修復工作迫在眉睫。
數年前,海南農墾下大力氣對破碎山體進行加固,水土流失情況有所改善。海墾旅游集團成立后,因地制宜,將生態修復與旅游開發建設結合起來。“在做蓮花山氡泉森林養生文化景區項目規劃時,7處破碎山體,猶如七塊傷疤,令人痛心!” 海墾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向榮告訴記者,經多方科學合理論證和規劃,旅游集團把蓮花山破碎山體修復納入旅游開發的整體規劃中,聘請高資質設計團隊做規劃,生態修復先行,在此基礎上,挖掘采石坑特殊的地貌特色資源,融入文化內涵進行旅游景點建設,實現山體修復和旅游產業發展雙贏。
“7處山體修復后規劃為7處人文景觀,山體上是景觀雕塑,礦坑蛻變為靈動的湖池。”蓮花山氡泉森林養生文化景區項目負責人鄭夏鴻介紹,石灰巖地形地貌獨特,加固后錯落有致的山體有極強的觀賞性,從山腳到山頂還修建了棧道,供游客近距離觀賞雕塑。
“破碎山體下的礦坑是很好的湖泊觀賞區。”鄭夏鴻說,景區內有5處礦坑具備發展人工湖的條件,目前已有2個礦坑引進活水,清波蕩漾的湖泊,為景區增添了許多生機。預計今年10月,蓮花山氡泉森林養生文化景區將開門迎客。
記者從海墾控股集團獲悉,今年初,該集團接連向墾區所有單位下發《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環保管理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墾區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的決定》。截至目前,墾區已經停止審批所有礦山項目,并將逐步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對畜牧養殖、橡膠加工廠執行嚴格的排放標準,堅持“生態第一、環境優先”的原則。
海墾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南農墾上下要樹立生態發展理念,不但要保住綠水青山,更要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促進企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在海南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
?
相關鏈接:
瓊中和平鎮瓦愛魯生態旅游區迎來首批國外游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