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6位貧困戶通過自籌資金和政府扶貧資金,以入股合作方式組成合作社,利用本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抱團發展永興壅羊養殖產業,吸引周邊村莊22戶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這是海口實施產業化幫扶,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石斛種植園里,村民正在種植石斛。記者 黃一冰 攝
在推進扶貧攻堅工作的過程中,為讓貧困戶手中分散的扶貧資金發揮出更大效能,海口各區不斷拓寬產業扶貧渠道,政府鼓勵貧困戶將手中的扶貧資金以“入股分紅”的方式參與到可信賴的合作社或企業中,大力發展組織化規模化產業,積極與公司合作或者組建合作社,不斷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
記者 謝大強
因地制宜
入股合作社 抱團興產業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推進扶貧攻堅戰中,海口注重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產業,幫助貧困戶走產業可持續化發展道路。
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典朗山有1000余畝火山石地貌的山林草地,有羊吃的百草,加上村民都有養殖壅羊的經驗,永興壅羊的市場需求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該村貧困戶黃振步、吳淑森、黃丹開、余少卿、鄭仁敦、林貽炸等6人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的啟發,自籌資金以及政府幫扶物資資金共計40多萬元,建起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二層生態養羊棚,市國資委出資幫扶建設配套設施,如今合作社養羊規模已達118只。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石斛種植園迎來大批參觀游客。符桂源 攝
經過秀英區、鎮政府的“撮合”,現在羅經村委會22戶貧困戶均以1.1萬元的政府扶貧資金入股,成為該合作社的股東。貧困戶可選擇入股分紅或以羊入股的形式參與,還可選擇自行養殖,由合作社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并負責銷售;同時貧困戶還可以到合作社養殖打工,每天有100元至120元的工資收入。
西秀鎮靠海,近年來,該鎮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水產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大幅度增長。為了讓貧困戶盡快脫貧,西秀鎮依托區位優勢,打造產業扶持新亮點,讓貧困戶走上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西秀鎮博養村46歲的貧困戶鄺才宛因文化水平低,外出打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鎮政府將其聘用為保安,每月工資2500元。今年政府落實幫扶鞏固措施,目前已拿出10000元資金為鄺才宛家入股海味榔合作社,從事辣木種植;還以3200元入股海口順吉成水產養殖合作社,僅這兩項產業幫扶預計今年底將獲得7589元的分紅。
“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可有效降低技術及市場方面的風險,確保帶來穩賺不賠的收益。”海口順吉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陳亞勇介紹,隨著合作社的效益越來越好,原來僅10多戶貧困戶入股,現在入股的貧困戶已達到30多戶。此外貧困戶還可到合作社打工,可邊學技術邊打工掙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