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良關系是形成網癮的首要因素
對于青少年來說,把電子游戲僅僅當成娛樂是正常的,形成網癮沉迷其中則是問題層面。網癮問題專家分析總結發現,對沉溺網癮者,家庭氛圍、心理狀況、社會環境都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形成網癮的首要因素是家庭不良關系影響。王欲博認為,孩子的問題很多都是家庭問題的體現。在網絡成癮的過程中,不良家庭關系是其最主要成因。父母的過度寵愛,或者過度粗暴的管教方式,都會造成孩子安全感和滿足感的缺失。網絡游戲則會為其提供一定的心理滿足,在游戲中體會到的成功體驗消除了現實世界中的痛苦感覺。對游戲的依賴,又會進一步令孩子忽視實際問題的存在,與現實越來越脫離,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是個性心理狀況的不同。據沐林所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黃亮介紹,在沐林所內相關罪犯群體中開展的心理測試結果顯示,接近一半的網絡成癮人群有一定程度的抑郁感。這和孩子本身的生理及心理特質存在密切關系。低自尊、缺乏動機、尋求外界認可等與抑郁相關的人格特征可能助長了過度使用網絡的行為。現實世界中,他們大多比較內向,對自己缺乏信心。而沉溺于網絡游戲,則能讓他們暫時逃避內心痛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自主性丟失是造成青少年沉迷于游戲的根本原因。不能僅僅指責青少年為什么玩游戲,而應深層次分析他們的自主性為什么喪失了。這與家庭氛圍、學校教育等都有密切關系。教育工作者最需要防范的是摧毀孩子的自主性,很多孩子正是因為自主性被摧毀,感到無所作為、想做的事情都是被別人要求的,而不是自己選擇的,這種情況下最有可能導致孩子沉迷游戲。
除了內在的心理原因,社會有效管理缺位也是重要的外因。隨著一些網絡游戲和網吧的無序擴張,讓未成年人能輕易接觸到網絡。涉世不深、年少無知、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匱乏、看事物簡單、想問題粗淺的孩子,很容易混淆是非界限,為尋求新奇刺激想入非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走進網吧,結果難以控制自己,愈陷愈深。
培養自主性 多管齊下防網癮
專家認為,要盡可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從幼年階段在自主和自律規范自己行為兩方面的能力,兩方面同時發展、平衡發展。
儲朝暉建議,在保留孩子自主性基礎上,讓他們能健全地自主自律,而不是在摧毀孩子的自主性前提下,來談解決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的問題,一定要明確這個大方向。否則,把孩子從游戲中拉出來難以取得長遠效果。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傅安球介紹,一旦青少年出現疑似游戲成癮的情況,教師和家長應該多與孩子進行開放式交流,以平等身份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恢復正常的生活規律,引導并培養有益的興趣點,擴大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面。
網游企業業內人士坦言,由于輿論壓力、青少年支付能力不強等,很多游戲并不歡迎未成年人。隨著輿論的關注度提高,目前對廠商要求實名注冊,對廠商要求高了,但對家長要求沒提高。希望也能從家庭角度更多關注孩子成長環境,這是解決未成年人防沉迷問題的根本問題之一。
專家建議多管齊下預防網癮。安徽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方雙虎教授建議,父母要高質量地陪伴,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學校要開展多樣有益的校園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青少年自身要加強自制力訓練。監管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網絡游戲行業和市場的監管,對企業低俗營銷、誘導消費加大打擊處理力度。(采寫記者:程士華、熊琳、周暢、張鐸)
?
相關鏈接:
拒收“網癮”學生 跑偏的不止是學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