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7日消息(通訊員陳宏 特約記者陳創淼 記者謝昀惠)“原來小區這條人行道坑坑洼洼,現在平整美觀、面貌一新,走在這條道上心情都變好了。”近日,在秀英區秀英街道國科園生活區,居民吳能廣望著新修的人行道滿面笑容,贊不絕口。
今年以來,秀英區秀英街道聚焦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消防安全、新能源配套等民生痛點,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在轄區廣泛開展“我為社區做件事”活動,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通過“小區黨組織+12345熱線+網格巡查”聯動機制,推動問題精準化解、服務提質增效,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效能。
秀英區供圖。
“吹哨報到”聚合力 破解小區“充電難”
“沒想到小區車棚充電樁不足的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近日,在藍海瑞園小區,居民李德政順利為愛車充上電后,開心地豎起大拇指。
近年來,隨著小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充電難”逐漸成為困擾居民的一大難題。“以前,眼看著購置新能源汽車的住戶越來越多,可小區內一直沒配備充電樁。有些居民為了充電,甚至冒險私拉電線,存在安全隱患。”李德政回憶道。
接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群眾的反映后,秀英街道迅速響應,啟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積極聯動住建、消防、供電等部門,第一時間召開協調會,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同時,堅持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由小區黨支部牽頭物業等組織居民代表座談會、多樓棟微信協商等多元方式,廣泛收集居民意見。
秀英區供圖。
在充電樁安裝過程中,秀英街道更是做足“功課”,聯合小區黨組織以及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對小區停車場布局、電力負荷、消防通道等進行實地勘察,并邀請消防部門現場指導充電樁安裝的消防安全規范,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
“一方吹哨、多方響應”機制的有效實施,讓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高效解決。如今,藍海瑞園小區首期40個個人充電樁已順利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新充電樁不僅數量充足,而且便利又實惠,贏得了小區群眾的一致稱贊。
秀英街道還協調物業與供電部門建立“設備巡檢+技術支持”雙保障機制,確保充電樁“建得好、用得住”,讓居民充電無憂,真正實現了為民辦實事、辦好事,長效保障民生福祉。
多管齊下解民憂 民生答卷暖人心
居民從“充電難”到“充電易”,是秀英街道推動“小區黨組織+12345熱線+網格巡查”高效聯動、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動縮影。而這樣的暖心事,在秀英街道并非個例。
在高新社區國科園生活區,大門入口人行道地磚碎裂的問題曾困擾著274戶居民多年。秀英街道接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反映后,聯合高新社區網格力量與小區黨組織到現場核查。在精準鎖定破損區域后,協調施工人員創新采用透水混凝土技術改造路面,解決了雨天積水、地磚松動等長期隱患。改造完成后,小區黨組織還牽頭建立了“黨員+物業”月度巡查機制,成功實現了從“被動維修”到“長效治理”的轉變。“現在出門再也不用擔心踩空了,政府真是把實事辦到了我們心坎上!”居民計國思感慨地說。
秀英區供圖。
自“我為社區做件事”活動開展以來,從藍海瑞園的充電樁建設到國科園生活區的路面改造,每一項民生實事都通過小區黨支部牽頭,以12345熱線、網格巡查、居民議事會等渠道“聽民意、解民憂”,多管齊下推進問題解決,讓民生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截至目前,秀英街道累計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安全隱患整治、新能源配套等民生問題307件。
秀英區秀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作用,著力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把“堵點問題清單”轉化為“民生實事清單”,推動更多民生訴求在“家門口”得到解決,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