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以來,一批標志性、引領性創新舉措已推出,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介紹,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四類要素進出更為便利。總計85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資金可在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間依法自由便利劃轉,數據出境實現負面清單管理。
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三大領域加快開放。制定進口原輔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出臺實施,推出22項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開放程度全國最高。
企業和個人兩方面的稅收優惠力度持續加大。出臺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率“雙15%”優惠政策,累計減免稅額分別超過310億元和170億元。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島。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萬元。
以海南自貿港法這一專門法律為基礎的法治保障不斷完善。通過法律形式明確自貿港各項制度安排,出臺40余項配套法規,有力保障了改革創新舉措落地實施。
總的看,隨著這些政策制度的實施,海南自貿港開放發展蹄疾步穩、蓬勃興起,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也為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