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1日消息(記者王譽霖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符志敏)“你看田里的芋頭和地瓜長得多好!”6月10日,玉下村村民站在順利通水的渡槽邊上,望著生機勃勃的田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和記者分享著心中的喜悅。
順利修復后的玉下村渡槽。王譽霖 攝
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始終將目光聚焦在民生問題上,把“解決居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居民群眾安心舒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渡槽修復:通水保灌,解農業生產之急
秀英區東山鎮玉下村東寨水庫灌溝渡槽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歲月流轉,歷經風雨洗禮,再加上雨水的長期沖刷,底座逐漸損壞,最終導致渡槽倒塌。這一狀況,嚴重影響了玉下村578戶群眾的生活用水,2000余畝農田的灌溉用水也成了難題。
玉下村渡槽供水難題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玉下村村民的心頭,也牽動著東山鎮黨員干部的心。“我們村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百香果、芋頭、地瓜等農作物。”玉下村村委會副主任林清雄介紹道。為了幫助群眾解決這一燃眉之急,東山鎮黨員干部在收到村民反映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積極協調調度,調集施工設備和人員,對損毀渡槽段展開修復工作。如今渡槽順利通水,面貌煥然一新。
道路改造:路暢燈明,解群眾出行之憂
“現在出行方便多啦!不管是雨天還是晚上出門都不怕了,路又亮又好走!”儒黃村村民王紹武激動地說。過去,東星村委會儒黃村的道路狀況讓人發愁,地面坑洼不平,道路兩旁的照明路燈也老舊不堪,一到晚上,道路就漆黑一片。這樣的環境,不僅難以滿足群眾的出行需求和夜生活,還影響了儒黃村的村容村貌,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王萬俊與村民走在新修建的鄉道上。王譽霖 攝
為解決這一問題,秀英區東山鎮積極主動作為,聯合東星村委會、儒楚村村民共同商討解決辦法。他們抓住東星村土地整治配套項目的契機,開展儒黃村內道路建設和路燈建設,決心還群眾一個干凈明亮的出行道路環境。
“目前,儒楚村共新建鄉村支路2條,總長242米,新建巷道37米,還安裝了路燈31盞。”東山鎮政府社會服務中心主任王萬俊介紹道。如今,儒黃村的夜晚被一盞盞路燈照亮,村民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直以來,秀英區堅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開門教育,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