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關6月20日發布統計數據,海南自貿港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實施以來,目前已進口貨值1.14億元,累計減免稅款約1500萬元。
該政策明確,全島封關運作前,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認定的醫療機構、醫學教育高等院校、醫藥類科研院所,進口已在中國批準注冊的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或按中國國務院有關規定,尚未獲得中國批準注冊,但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允許在先行區內進口使用的藥品(不含疫苗)、醫療器械,可享受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
超常規推進,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去年12月31日,該政策首單落地——海南博鰲超級醫院申報進口一票“零關稅”藥械,人工耳蝸植入體和聲音處理器貨值57.2萬元,減免稅款約7.4萬元。享惠貨值從0到突破1億元,海南僅用時不到半年。
從首單變多單,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截至目前,已有14家醫院通過享惠主體資質審核,主要申報進口品種包括人工耳蝸植入體及其配件等藥械產品。“我院申報進口‘零關稅’醫療器械——人工耳蝸,僅用不到1小時就順利通關。大幅降低了醫療運營成本。”樹蘭(博鰲)醫院院長呂惠說。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政策能切實降低醫療機構等相關企業采購進口藥品、醫療器械的成本,使其更好享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以特許進口醫療器械、產品貨值150萬元的輔助人工耳蝸植入機械臂及機械手為例,“零關稅”政策下,單件可減免約19.5萬元。以特許進口藥品、產品貨值約5萬元的一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為例,“零關稅”政策下單瓶藥可減免近6000元。
海口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海關將持續做好“零關稅”藥械政策的宣傳及保障工作,引導樂城先行區的政策享惠主體懂用、會用、善用這項政策,推動更多國際優質藥械進入中國市場,支持境外已上市但境內未上市的保健食品、特醫食品臨時進口使用,讓海南自貿港建設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患者,助力“醫療特區”加快邁向國際醫療旅游服務產業高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