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海口,碧水藍天,微風拂面,一場場與親水相關的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一場親子活動在這里舉行,小朋友不顧烈日炎炎,在生態塘里采摘蓮蓬;榮山寮村摩托艇體驗上演著水上“速度與激情”,引來觀眾無數;傍晚時分,游客在東坡老碼頭登上游船夜游海口灣,看璀璨燈光點亮海岸線……近年來,海口以“六水共治”為重要抓手,保護城市水脈,不僅為群眾提供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綠色親水空間,也為親水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空間載體。
如今,海口水生態環境的改善正悄然衍生出豐富多彩的“親水經濟”新業態,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
生態治理煥新顏 水清岸綠引客來
7月12日上午,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塘,荷葉田田,十多個親子家庭穿上水褲,正彎腰清除大薸,采摘帶露的蓮蓬。孩子們在這里歡聲笑語,盡情感受自然的野趣。帶著孩子參加親子活動的薛倩感慨地說:“這里是最好的戶外課堂,孩子在清理入侵植物、賞荷花中學會了自然知識。”
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塘里,親子游客在采摘蓮蓬。記者 康登淋 攝
曾經,五源河只是一條被水泥禁錮的“三面光”硬渠,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如今已蛻變為國家濕地公園,成為自然教育的鮮活課堂與市民休閑的樂園。生態紅利的釋放,也帶動了周邊商業的繁榮。在五源河入海口的西岸街區,咖啡館、手工店、酒吧紛紛前來落戶。這里成為市民游客休閑的新選擇。
7月25日下午,五源河西岸街區的度叁咖啡餐酒館熱鬧非凡。游客一邊品著香濃咖啡,一邊欣賞著濕地美景,享受愜意的午后時光。“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優美的景觀,還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消費。”度叁咖啡餐酒館相關負責人說。
曾經的“臭水溝”鴨尾溪也實現了華麗轉身。海甸五中路旁的“植得小院”將舊民居改造成熱帶植物園,椰子樹、三角梅、黃金藤、吊蘭、水梅環繞庭院,小葉榕上搭建的樹屋茶座將鴨尾溪盡收眼底。店主夢伊伊笑著說:“這條曾讓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如今成了我成就事業的福地。”
美舍河邊的雅樂里商業街同樣熱鬧非凡。市民王燕一家飯后沿河散步,河風輕拂,商業燈火與粼粼波光相映成趣。“美舍河經過治理后,兩岸興起了很多商業體,散步完還可以逛逛街,生活更加豐富有趣。”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海口已建成39條省級幸福河湖,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100%。越來越多的水體成為市民家門口的綠色親水空間,大家在這里休閑娛樂,暢享清涼夏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